7月21日,2023年 APC(車用動力)聯合學術年會聯合學術年會在西部(重慶)科學城舉辦。來自全國各地的250余名專家學者環繞「面向『雙碳』的節能環保車用動力技能」,以12場宗旨陳述、分會場論文溝通、技能參觀等方式進行研討溝通。

內燃機已誕生近150年,為人類供給了安全可靠、高效便捷的動力,推進了社會的開展。近年來,在新動力、新動力布景下,內燃機的開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應戰。

「車用動力曩昔首要以柴油、汽油為首要燃料。在『碳達峰』『碳中和』的目標指引下,今後,氫氣、氨氣、甲醇、天然氣等低碳、零碳燃料是車用動力挑選的趨勢。」我國內燃機學會汽油機氣體機分會秘書長殷勇博士表明,車用動力的低碳化、電動網聯化、可靠及高性價比等,是未來開展的重點方向。一起,也需求國家方針、市場環境、基礎設施等一系列的支持。
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王誌教授在《未來汽車碳中和燃料發動機技能》陳述中指出,動力安全、大氣汙染、氣候改變是推進車用動力與動力技能進步的三大驅動力,未來動力系統將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。他表明,內燃機技能正由「低碳」到「零碳」開展,如氫氣、氨氣、甲醇等的運用,這也代表了內燃機未來開展的方向。
檢測技能的更新換代,也為內燃機動力總成的測試及研製供給了保障。我國內燃機學會汽油機氣體機分會副主任委員、重慶重客檢測公司董事長柏凡淋介紹,作為檢驗檢測企業,檢測內容也緊跟時代改變,正從傳統動力向低碳動力系統轉型。目前,該公司的特征試驗室在燃料供給上已完成靈活挑選,客戶可根據自身產品挑選運用汽油、柴油、甲醇、壓縮天然氣、液化天然氣、氨氣等不同種類的燃料進行試驗。
據悉,本次年會聚集雙碳、新動力、智能網聯、大數據等行業熱點,收錄了來自18家高校及科研機構、12家主機廠及零部件企業的論文144篇,理論效果豐富。
本次年會由我國內燃機學會汽油機氣體機分會、我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發動機分會和湖北省內燃機學會主辦,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能研究院有限公司、重慶重客檢測技能有限公司、東風汽車公司柴油機專業委員會、東風龍擎動力有限公司承辦。